第A5版:大江苏

被树枝划破手 大爷在ICU躺了两个月

扫码看视频

“进来的时候还是夏天呢,出院都已经是秋天了!”在ICU躺了整整2个月的邱大爷(化名),走出病房时恍如隔世,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数次陷入危机,生命垂危,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最终挺过“鬼门关”。让人错愕的是,邱大爷之前并没有身患重疾,让其差点丧命的,只是一根散落在地的树枝。

通讯员 孙卉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曹德伟

手被树枝划了下,几天后嘴张不开了

今年8月10日,72岁的邱大爷像往常一样去地里干活,稍不留意摔了一跤,右手小鱼际处被地上散落的树枝划破。对于干了一辈子农活的邱大爷来说,这样的伤口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做任何处理。

接下来的几天,邱大爷的右手越发肿胀起来,触痛明显,4天后,他突然感觉脖子转得不灵活了,脸部肌肉也很僵硬,更要命的是,嘴巴只能微微张开,别说吃饭,就连喝水都困难。

意识到情况不对,邱大爷立即赶到了当地医院,医生查看后认为病情严重,建议他赶紧转院。家人随即将邱大爷转送到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中心,完善头部及颈部磁共振后,排除了神经系统病变。医生反复询问病史后得知邱大爷几天前被树枝划破了手心,考虑是破伤风。

“破伤风是一个致命的疾病,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尤其是老年人和婴幼儿,病死率接近100%,即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病死率在全球范围仍达到30%—50%。”该院ICU尹江涛主任会诊后提出,患者年龄较大,病情随时可能进展,影响呼吸肌、膈肌,造成呼吸衰竭,所以跟家属充分沟通后,立即将邱大爷收治进了ICU病房。

数次遭遇生死时刻,大爷最终“闯关”成功

正如尹主任判断的一样,邱大爷进入ICU后,险情接踵而至。

“患者持续性发作肌肉痉挛,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困难、角弓反张等重症化倾向,我们立即予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尹主任介绍,针对全身型重度破伤风梭菌感染,要先从源头抑制毒素的产生和繁殖,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医护团队对伤口进行全面清创,并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中和血液中游离的破伤风毒素,同时联合使用抗生素,以消除残留细菌、减少毒素的产生和繁殖。10月9日,邱大爷终于康复出院。

尹主任介绍,破伤风是一种由专性厌氧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存在于泥土、人或动物粪便及铁锈中,在缺氧的环境中繁殖,主要通过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

破伤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起初全身不适、头晕头疼、肌肉发紧、反射亢进,接着发生肌肉强直或痉挛、张口困难、苦笑面容、牙关紧闭等临床症状,最终导致呼吸麻痹甚至死亡。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3—21天。

不只是铁锈伤,这些伤口都要打针

尹主任提醒,很多人误以为只有铁锈物品造成的伤口才会得破伤风。其实不然,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破伤风发病暴露因素首先以铁钉、铁丝扎伤或铁器刀具割伤为主,其次为草木、竹子、树枝及玻璃等割伤,以及跌倒、车祸、重物砸落引起的外伤。易感染破伤风的伤口特征有以下几种:组织开放性损伤,创口较深;有破伤风杆菌侵入,比如沾染泥土、粪便、铁锈、木刺等,包括被动物或人咬伤的伤口,都属于污染伤口;伤口存在缺氧环境,如伤口较小、较深、内部有血块或异物堵塞等,都会增加感染破伤风的风险。

医生介绍,破伤风的预防主要是破伤风疫苗和破伤风针,两者不可混为一谈。破伤风疫苗属于主动免疫,是在身体健康的时候接种的疫苗,而破伤风针属于被动免疫,一般用于破伤风的治疗和短期的应急预防,只能在短时间内维持免疫效果。对于没全程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人,伤口严重或存在伤口污染的,应在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针。既往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人群,应主动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建立长久的保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