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歪歪油

□如皋 吴建

“歪歪油”,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面上的护肤品。因家乡人称河蚌为“河歪”或“歪歪”,而这种护肤品的外包装就是由河蚌的外壳制成的,所以家乡人干脆就叫它“歪歪油”了。河蚌实际上是生长在浅海泥沙中的一种软体动物,蛤壳两片一合,严丝密缝滴水不漏,是包装“油霜”之类产品的上等材料。歪歪油因其价格低廉、治疗手脚皲裂有特效,深得故乡村民的青睐。

儿时,每到冬季,母亲便拿出攒了许多时日的一篮鸡蛋,去集市卖,换回盐、火柴等日用品,还有一毛钱一盒的歪歪油。母亲一回家,我便兴高采烈地从母亲手里接过歪歪油,爱不释手地看着。那光滑圆润的盒子上,有着海的颜色,海的波浪,又似有着土地的丰厚和苍茫。我正想打开,母亲却从我手里拿回歪歪油,说:“别弄坏了,等晚上洗好手脚后用。”

小时候的我特别顽皮,除了上学就是玩泥巴,和小伙伴们打泥仗,因此一到冬天,我的一双小手就裂得像婴儿的小嘴似的,有时鲜血竟从裂口流出来,痛得我撕心裂肺地大叫。而父母整天跟泥土打交道,他们的手脚及脸上不是有冻疮就是皲裂。

冬天的晚上,母亲做完家务,便烧开一大锅热水。她将热水舀进脸盆里,叫我将两只脏兮兮的手放入盆内。开始,手上的裂口触水有些痛,我刚要抽回手,母亲却把我的手又揿进水中,轻轻地搓洗。帮我洗干净后,她再洗净自己的手。然后,母亲打开歪歪油,用食指刮出些许雪白、滑腻的油脂,小心地涂抹进我那开裂的手指里。片刻,我的手上舒服了、心里也舒服了。“怎么样,还疼吗?”母亲微笑着问我。“不疼了,不疼了。”我兴奋地说。母亲点点头,又从盒里刮出一点油脂,给几个姐姐涂抹。但她自己的手红肿得像乒乓球,却舍不得抹一点。母亲每天要洗衣、洗菜、洗碗,和冷水打交道的次数最多。那开裂的手一接触寒风、冷水就格外疼。看着母亲洗碗时手疼得眼泪直往下掉,稍稍懂事的我便悄悄拉着母亲的衣角说:“娘,你也搽搽歪歪油吧。”母亲却说:“娘不用,娘的手不疼。”我拉过母亲的手,把我手上的歪歪油搽到母亲手上。母亲欣慰地把我拉进她的怀抱。尽管母亲很节约,每次每人仅用一点点,但用的人多,一盒歪歪油还是不到一个月就用完了。若把盒两边凸出处放在石头上磨出小洞来,含在嘴里一吹,便会发出“呜嘟嘟——”的乐声来。那盒“歪歪油”用完了,我便用它制成“乐器”常常吹奏它,吹奏我心中赞美母亲的歌。

而今,那帮助我们度过无数严寒冬季的歪歪油在城乡大大小小的商店、超市里已鲜见了。然而,我仍然十分钟情和怀念童年的歪歪油,因为在那有着海的波纹的蚌壳内,珍藏着一位母亲仁慈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