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老张学写字

□高邮 姚正安

老张是前年五月退休的。刚退休时,快活得像只小鸟,骑辆自行车,城里乡下地跑。时不时将看到的美景,或钓到的大鱼,用视频发给我。我好生羡慕。

老张与我关系特殊,我俩同村同岁,又是同一年到城里工作,交往颇多。尽管他经常劝我多活动活动,但我本性难移。我好静怕动,窝在家里看书的时间多,唯一的运动方式是每天早晚在小区周边跑跑。

过了不久,老张就在微信里向我抱怨,说自己退休了像一个断线的风筝,没着没落的。整天跑来跑去,没有意思。我问他,你想干什么呢?他说,也有朋友介绍他到物业公司做做管理,还有人拉他跳广场舞。他都不感兴趣。我说,想干吗不想干吗,是你自己的事,你对什么感兴趣就做什么,别人可代替不了。

又过了些天,老张发信息给我,说在老年大学报了一个学写字的班。我说,那是书法班。

“名称是这样,但我哪是学书法啊,只能是学写字。我的字七仰八叉的,小时候没少被老师批评,现在时间宽裕了,补补小时候欠下的课。”

老张说的也是实话,我们的小学和初中都是特殊时期上的,没有好好练字。

“纠结名称干什么?字练好了,就成了书法。”我对老张说。

“不指望能写出书法作品,只希望能安下心来做点事,或者说在做点事中安下心,不再是心里空落落的,早上起床后像只没头苍蝇,到处乱撞。”

老张的想法,也是我的想法,或者说是很多退休老人的想法。就是想活得充实些,自我点,自由点。

前年年底,老张在书法班学两三个月了,我俩一次相约喝茶。他谈了自己学写字的心得。

他说,选择学写字选对了。第一堂课老师教我们什么也不要做,就是静坐一小时,老师说,只有心静了,才能练好字。说起来,坐不是难事,但能心平如水地坐下去,还真的不易。每次上课前,老师都会与我们一起静坐半小时以上,而且叮嘱我们,自己在家里写字,也要静坐静立,等心情平静了,再动手写字。

老张很开心地告诉我,静坐静立的效果真好,脑子一片清朗,心胸也开阔很多,不会想东想西,胡思乱想。

老张学写字随着时间推移,收获也越来越多。

他说学写字熟悉了与字相关的许多历史知识,字体的变化与时代变化的关系,是以前所不了解的。

他告诉我,学行书,必然了解行书三大家,老张掰着指头说道,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还有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读《祭侄文稿》字帖,就能体会到颜真卿书写时的心情,也能感受其人格魅力。读《黄州寒食帖》,就能体味到苏东坡在黄州的艰辛。老张感叹,优美的文字是用血泪炼成的。

我真的没想到老张学写字会了解这么多这么广。

老张的生活规律而快乐着。他介绍,现在每天早上起床洗漱后,静立半小时,就开始写字,一小时后,吃早饭。吃完早饭,陪爱人去菜场买菜,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下午三点后,再写字一小时。傍晚时分,骑车一小时。天天如此,雷打不动。

老张的儿子有次遇见我说,叔叔,父亲学写字后,变化大了,不抽烟了,颈椎病也好了,帮助妈妈做家务,也很有耐心。

我为老张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