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在无锡市梁溪区黄巷街道,每一件民生小事都被视为重要使命。今年以来,黄巷街道人大工委携手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和应急管理办公室,紧紧围绕群众关切,实施了一系列“为民办实事”项目,将民生愿景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幸福实景。
旧貌焕新,悦享欢聚时刻
“这里中心广场是居民们日常休闲的聚集地方,旁边就是车道,但总有人在广场骑电动车抄近路。”小区居民张阿姨经常带孙子来广场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不时冒出的电动自行车让她对孩子的安全感到担忧。广场除安全隐患问题外,老旧设施、景观绿化缺损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此,街道执法办迅速行动为广场换上新装,出入口处隔离护栏的设立,解决了电动车穿行的隐患问题,座椅、宣传栏、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的更新,精心栽种的绿植点缀,以及夜景灯饰的精巧融入,让广场焕发勃勃生机,成为居民欢聚的新地标。
携手童行,守护成长之路
“现在天气多变,这个长廊建得太及时了!”新街幼儿园旁的破旧水泥地上建起了一座亮眼护学廊,许多家长在接送等候时间可以在这歇歇脚。先前,上下学时家长扎堆等候、日晒雨淋、车辆拥堵等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孩子们的安全,黄巷街道迅速启动了“携手童行”护学廊项目。这座明黄色调的护学廊,流线型的连廊与休憩座椅相得益彰,不仅为家长们提供遮风挡雨的区域,还让他们在等候之余得以歇息、交谈,享受安全、整洁、温馨的接送环境。此外,在上下学时段积极运用错峰放学机制和可移动护栏引导,辅以交警护学岗,使校门口告别昔日的无序拥挤,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
民心汇聚,共筑和谐家园
改造前的五河苑凉亭设施简陋破旧、功能单一,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我们小区大都是一个村上拆迁搬过来的,以前和邻居们能在自家院子里一起聊天,现在住进了新房子,但还是希望有个好地方经常一起叙叙旧。”五河苑的徐阿姨向街道工作人员提出了自己的需求。
如今,三座凉亭拔地而起,成了老邻居们休闲的好去处,继续见证着社区的变迁与成长。整体金身配灰顶,凉亭之间用风雨长廊相连,建筑风格尽显禅意舒适,名字更是由居民们商议提出,凝聚了集体智慧,即“暖心亭”“爱心亭”“慧心亭”。依托“三心亭”,五河社区还探索实施了“星光合伙人”计划,汇聚各方力量,致力于在亭下共话周边事,为社区治理出言献策。
为民办实事,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黄巷街道将继续以绣花般的精细功夫,推进城市微改造,以民生为墨,不断绘就幸福新篇章。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朱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