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难舍琼瑶

□南京 小水舀

初识琼瑶是在中学时一个如常的夏日傍晚,哥哥不知从哪带回一张报纸,全幅只是一篇小说《海鸥飞处》,一口气读完,却长时间没能从小说编织的故事中回过神来……天啊,世间竟有如此优雅隽美的文字、如此美妙动人的情节、如此令人沉醉的爱情!

少年的痴迷一发不可收,只要能找到她的书,我总是迫不及待、如饥似渴第一时间读完,不管白天黑夜,不管课堂课间。为此,和父母、老师玩起了捉迷藏。回家后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看,上课时在课桌条缝里偷着看……一卷在手,不管abcd,还是之乎者也或者sin、cos,统统不进我的脑,心里澎湃跌宕的只有琼瑶编织的青春与爱情。

父亲长期在部队生活,转业后也带回了军营的文艺气息,打小就给我们订了许多课外读物,《少年时代》《读者文摘》《萌芽》《小说月报》《大众电影》等,还有报纸,喜欢和妈妈一起带着我去看每一部新上映的电影,我最初的文艺爱好应该由此而来。开明的父母不反对我读小说,但反对我痴迷唯情至上的琼瑶作品。一次期末考试前,半夜里门缝泄漏的灯光终于被爸爸发现我又在看琼瑶小说,震怒之下扇了我平生第一记耳光,并撕了我的《在水一方》。彼时我眼里的他根本不是我可亲的爸爸,完全是书中那可憎的……后来才明白父亲是恨铁不成钢,怕我走偏了人生。

父亲的堵压没能让我就范,我采取了迂回方式,把看琼瑶小说的地点改在了厕所,常常躲在厕所一蹲就是半天,腿脚麻到站不起来;把书带到学校,上课时常常课本下还压着一本琼瑶,老师当然是严禁的,却因我长了一副乖乖女的外表,蒙过了老师的注意。

如此这般,眼睛近视了,成绩下滑了,少女萌动的心更加伤春悲秋无以言表,飘浮脑海中的多是些不着边际的幻想,幻想着有朝一日的脱胎换骨,倾倒众生,一鸣惊人……想来,青春的幼稚可笑也莫过于此吧。

进入大学,被选进了艺术团,新鲜而丰富的校园生活吸引我逐渐从琼瑶的小说中走出来,话剧表演、舞蹈训练、时装表演、声乐合唱等活动激发了我更大的青春热情,我发现校园生活更有活力,我陶醉于脱离父母看守的自由和教室舞场公主的虚荣,开始更愿意做现实中的主角,多年的学生头早已变成了披肩长发,恰如我放飞的无序青春。

几年的深度浸淫,琼瑶情结不知不觉在我身上留下了许多印记,言谈举止、举手投足总有几分飘逸,时常有老师同学会说“像琼瑶小说里的人”,也遭到一些狂蜂浪蝶的跟踪骚扰。可校园里崇尚的终究是学识和才华,提起言情总是撇嘴,我开始警醒。更有老姐在旁耳提面命“你已长大,不能老生活在想象中”“再看言情小说,你永远只能小儿科”……

真正的断瘾是我从一场非常“琼瑶式”的恋爱中走出来后,曾经以为的地久天长终究败给了现实的一地鸡毛。雪上加霜的是最宠我的父亲走了……爱情幻灭,青春收场。黯然的人生唯有用工作拼命填补空虚,免疫于一切真真假假的感情。忘情地投入工作也为我赢来了各类褒奖及职务的晋升。看起来,充实的工作带给了我足够的自信,也带给了我独自生活的理性以及孤独终老的认命……直到遇见我的真命天子。

我的婚姻一点都不“琼瑶”,反而是通过最最老土的相亲方式。我的同学也是他的同事,在我们双方均不知情的情况下,认定我俩有缘,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中间牵线。当事人的我们颇不以为意,甚至有点勉强地见了面,却没了下文。热心的月老自始至终认定我与他可以相携一生,不厌其烦地撮合,终于促成了我们的今天。

虽然已是远近闻名的剩女,因了年轻时的轻狂骄傲,又受琼瑶多年的熏陶,私底下依然对相亲存一份最道不明的排斥。不承想,非琼瑶式的开始带给我的却是最最真实的幸福!我的他高大帅气,才华出众,完全不逊于任何一位琼瑶笔下的男主角。相携相伴的感觉好过任何一场风花雪月,让我每每以为回到了年轻时的梦中……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无论如何,我还是从心底里感谢琼瑶,感谢她曾用美妙的作品陪伴我度过了青春年少的美好岁月,感谢她和她的所有作品启迪着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