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最浪漫的故事

□扬州 庸冰

初识碧山,是应南京大学好友之邀。踏入碧山村的那一刻,仿若误入时光深处的静谧之境。村口老槐树盘曲如龙,枝干苍劲,叶片轻摇,似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每到一处陌生之所,有个习惯,便是早起去逛逛当地的市井街巷,第二天,天蒙蒙亮,碧山村还在被夜色笼罩着。雾气在巷弄间弥漫,石墙与屋瓦似蒙着一层薄纱。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在寂静中回荡。村庄里炊烟袅袅,空气中弥漫着烟火的味道,村民厨房不时地飘出阵阵饭菜的香气,远处群山围绕,脚下溪水潺潺,好似一幅山水田园画卷,我想,这就是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写照吧。这是一个未经雕琢的村庄,宛如一颗遗世明珠,宁静而美丽,沉醉其中,让人忘却了尘世的喧嚣。

我在村中行走张望着,看见一座低矮的搭建房子,房门半掩着,门口挂着一块小木牌,上书“芳芳小舍”,这个名字令我心生好奇。于是透过门向内窥探,看似个小巧的会客厅,小茶几上铺着蓝印花布,几把椅子围成一圈,屋内墙上挂着蓑衣、戏服以及一些老物件等等。正当我还想一探究竟时,一位老人从里屋走了出来。他头发略显稀疏,却梳理得极为规整,可谓一丝不苟。身着干净整洁,西装内搭着一件拉链毛衣,颇具文艺范儿,显得很有调调。他客气地与我打招呼,并邀我进屋入座,我觉得有些意外,也有点不好意思,便在门口与他攀谈起来。我好奇地问他这个小屋子缘何叫“芳芳小舍”,他的神情骤然黯淡了下来,凝重地说道:“我老伴去年离世了,她的名字里有个芳,我女儿嫁到外地去了,她的名字里也有一个芳字,我很想念她们……如今只剩我一人在家了……”闻此言出,我顿时鼻子一阵酸楚,内心五味杂陈。他讲述着和家人一起的场景,我感受到老人那细腻且真挚的情感,不禁对老人心生敬意。

我的话题就触碰到了老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感觉自己像闯了祸一样,内心不安起来,便小心翼翼沉默不语,老人也有所察觉,迅速调整了自己,重新绽开笑容,再度热情地邀我进入他那小小的会客厅。就座后,老人便开始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地为我介绍起碧山来,边说边捧出他的影集,图文并茂地开始向我展示。当翻开影册时,我再度被震撼了,影册里记录了碧山的点点滴滴,影册足有半人高。碧山的今朝往昔、碧山的变迁,都被他逐一记录了下来,每张照片下面皆标注了拍摄时间。老人告诉我,他摄影是他的业余爱好,年轻时就攒钱购置了一部黑白的海鸥相机,一有闲暇便用相机记录着碧山,老人自豪地说:“我还在北京开过影展呢!”老人告诉我他叫“姚立兰”,喜欢交友、读书、书法、养花、听音乐、聊天、过自由自在的浪漫生活。他又盛情邀请我参观他了的小花园“芳芳园”,欣赏了他培育的好多盆栽、植趣作品。和姚老相识的短短二十分钟里,我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就是他倾注了对家、对生活和对碧山的热爱!

临别之际,姚老拿出一个本子,让我给他留言,我在本子上写下了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蕴含着深刻又积极的力量,即便知晓生活有诸多不易与真相,却还能怀揣热爱,在我眼里,他是个英雄,一个充满着浪漫主义情怀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