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魏鲲鹏
做地方志的编纂工作,时常要去所记载的区域考察,早出晚归常有的事。一次饥肠辘辘回来后,爱人在客厅正费劲巴拉地从一个贴着快递标签的大纸箱里,向外掏着一些鼓囊囊的红色泡沫袋。一共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在客厅的地板上堆成一小堆,仿佛一堆温暖的炭火。
爱人说:“妹妹从老家给快递来的年货,太多了!”
我一边换鞋,一边问有什么好吃的。拖着拖鞋走过去,看到每一个泡沫袋除了自封胶以外,还在外面缠上了透明胶。忙碌完的爱人,取过一个最大的,费了好大劲才打开。袋子里装满了五香牛肉、皮蛋,还有一小包腊菜。这些老家的土特产,虽然经历长途跋涉和各种与之同行的快递的挤压,依旧完好无损。也许是为了节省一点运费,分好块的五香牛肉都是用透明密封袋简单自封,皮蛋也都是尽可能去掉纸壳用保鲜膜缠了两道,一揭开,地板上全是锯末。
饿极的我,迫不及待地拿过一包牛肉,拆开后看到红褐色五香牛肉,光泽油亮,视觉效果极为诱人。咬上一口,肉质饱满,香气四溢,入口丝滑,还是小时候老家卤牛肉的味道。吞咽一口,再咬下去,感觉整个客厅里都飘荡着牛肉的气息。
这时手机响了,是妹妹打来的。她和爱人聊着家常,无非是:你们都好吧,快放假了吧,俺哥回来了吗……我咽下一口牛肉,赶忙抢过话来,嗔怪着说:“快递过来那么多年货,春节我们又不在家,吃不完的……”
我还在絮絮叨叨,只听妹妹在电话那头高声说:“还不是咱妈心疼你们,担心在外面吃不好,专门跑到我家让采购的,还要给我钱,我哪能要……离过年还有几天,再说你们放冰箱,能放好多天的……对了,那些腊菜,是咱妈寻了几个村,才找到一户人家买的,说你们喜欢吃……”
这时,我已经吃完了一块牛肉,拿过来那包像在南京常见的萝卜干一样的那一小包腊菜。半个月前爱人说想吃萝卜干。我告诉她我们老家的腊菜比那个好吃,脆,像凉拌的贡菜一样,是用一种叫蔓菁的根茎植物腌制的。当时我们就给老妈打电话,问有没有腌制腊菜,老妈在电话里说:“现在生活好了,很多年都不腌了,谁还腌那个干啥。”
“那算了,还以为家里腌的呢。”我们怕老妈操心去寻找,就打消了想吃的念头。没想到老妈还是去寻了来。
拆开自封袋,拿筷子夹起来一条,细细咀嚼着,依旧是家乡的味道。爱人也吃了一条,也说好吃,说老妈对我们是真好。是啊,记得在我上小学时,家里还比较穷,每到这个季节,唯一的菜肴就是腊菜。现在,物质丰裕了,生活好了,小时候常吃的腊菜却成了稀有品。吃着这些来自老家的美味,我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白发苍苍的老妈,不顾北方的寒风刺骨,去附近的村子为自己在远方的儿子和儿媳寻找腊菜。尽管只有一小包,却为儿子的家庭生活增添一缕爱的味道。
看着老妈让妹妹寄过来的这一堆年货,我和爱人满心的欢喜与感动。这些老妈精心挑选的沉甸甸的牛肉、皮蛋和腊菜,不仅仅是老家的味道,更是老妈满满的爱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