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 沈毅玲
说起年味,在我脑海里出现的,不是热闹的花市、拥挤的炒货摊,不是铺天盖地、整齐排列的圆的团子、方的糕,而是一片红彤彤的颜色。对我来说,年味是鲜艳的、隆重的、热烈欢庆的、大气磅礴的正红色,也是春联的颜色。
记不清从何时起,年前走进我们家,映入眼帘的总是一片红彤彤。春联攻城掠地,已然将墙面、餐椅、地面悉数占领。它们有的占据高位,贴于墙面;有的悬挂于一根丝线,凌空挺立;有的安然着陆,就地躺平。一副副春联,排兵布阵般整齐划一,红得炫目,如落日红霞映照;墨香盈鼻,仿佛撞进了红梅花海。这些春联大多名花有主,只待合适的时机,飞入千家万户。
小寒节气刚过,书法家父亲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仿佛候鸟嗅到了春的气息,振动翅膀。他早早配齐笔、墨、纸、砚,温习古诗,以写对联这一文雅方式,投身“忙年”大军。亲戚、朋友前来讨要墨宝的络绎不绝,父亲一一欣然应承,日夜书写,这是他的个人秀。另外,他还参加书画俱乐部、老干部书法协会等组织的多场写春联送温暖活动,这是书法家的集体秀。这个团队,是由全国、省、市书协会员组成的精兵强将,行、楷、隶、草,各显神通,各领风骚。他们在寒风里走街穿巷,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福利院,将墨香、书韵、国粹送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因为供不应求,父亲便提前在家中写好一部分,也就有了之前描述的景象。
常看父亲写春联,我也悟出一些门道来。书法是高雅艺术,而春联与老百姓密切相关,让书法演变为雅俗共赏的物事。隶书、草书虽然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用于春联,行楷、正楷更有亲和力。春联是人们对新的一年表达美好愿望的隆重仪式,要书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物,可以是花好月圆的祝福,也可以是振奋人心的励志。书写者要对诗句烂熟于心,方能一气呵成,不然写到中间停顿,就如吃饭中间打嗝一样令人不适。墨汁要饱蘸,写出来的字才能圆润丰厚,又不能过于满溢,容易洇开。书写时的姿势也很关键,必须站立运笔,方便挥洒自如。写春联不仅考验人的文才、书法功力,还是一个体力活,非常耗费人的精力。
凡事精益求精的父亲严格谨记以上种种,对所写的每一副春联都力求完美。写春联是他热爱的一项事业,这一刻,他感到被需要、被重视,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如少年般斗志昂扬。冬季流感肆虐,父亲敏感的呼吸道总是难以幸免,或者受了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他常常吊完盐水便直奔活动现场,固执不听劝。看到朋友传来写春联活动现场的照片,只见父亲精神抖擞,弯腰弓背,凝神聚力,挥洒自如,我忍不住热泪盈眶。
写春联是父亲辞旧迎新的隆重礼节,是他的一种价值体现,更是他的一种信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