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 姚正安
有人说,冬天的青菜赛羊肉。我不吃羊肉,无从比较。但是,依我的生活经验,立冬以后的青菜一天比一天好吃,我几乎每顿都少不了青菜,或青菜汤,或干炒青菜,或青菜烧肉烧百页,而且,毫不厌倦。尤其经霜披雪的青菜更是难得,味道甘甜而醇厚。
我的邻居老高是一位高级农艺师,专门从事农作物栽培。我曾就此向老高请教,为什么冬天的青菜吃起来甜丝丝的。老高说,青菜里含有淀粉,当霜煎雪熬,气温低下时,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而且其中的苦涩也会慢慢减退,冬天的青菜有甜味是很正常的。
记得小时候,一进入冬天,妈妈便用稻草将菜地上的菜盖起来。那时候的天气真的很有意思,雪说来就来,纷纷扬扬,铺天盖地,连续下个三两天也是常事。雪停了,天空湛蓝湛蓝,太阳也格外地明亮。大人们铲除道路上的积雪,小孩呵着发红的双手用雪玩着各种游戏。妈妈从雪地里挖出几棵青菜,烧青菜豆腐汤,或者青菜干烧百页。那菜头且糯且甜,真比猪肉好吃,汤也鲜美无比。说冬天的青菜赛羊肉,不只是说青菜好吃,还指冬天的青菜稀少。冰天雪地里能挖出青菜真的不容易,那时候没有大棚种植,而且气温比现在低得多,滴水成冰一点也不奇怪,青菜能在寒冷的气候下活下来,可能比羊还少。
前天早晨散步遇见买菜回来的老张,老张高高地举起手中的布袋,说,今天买了几棵附近农民种的青菜,看看能不能吃出小时候的味道。我感到老张话里有话,问,菜场里的青菜与农民种植的有什么不同吗?老张告诉我,区别大了去了,菜场里的青菜基本上都是大棚种植,不吹风,不经霜,哪有冬天青菜的味道?
听了老张所说,我暗喜。我家所吃的青菜,不是大棚青菜,是长在阳光下,活在风霜里。八十多岁的岳母,多年来,一直利用房前屋后的隙地和渠道边的空地种植蔬菜。我家所吃的蔬菜都是自产的。进入冬天,妻子十天半月回家一趟,拿些青菜。那青菜不高,瓢大叶厚,梗白而叶色暗绿,是青菜的一种,不记得叫什么名字,特别适合制作菜肴。从岳母处取回来的青菜,干炒也好,做汤也好,只放适当的油盐,就十分耐吃。青菜与其他原料组合成新的菜肴,比如青菜红烧肉,青菜更为可口。
几日前,与几位友人到一家农家饭店小聚,我特地让店家做了一碗青菜红烧肉圆,要求青菜必须是野地里长的。店家说,你对我提这个要求,提对了,我家用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你看青菜就是长在河堤上的。一大斗碗青菜肉圆上桌,三下五除二,青菜被一扫而光,只剩下几个圆溜溜的肉圆。友人们吃着叹着,这青菜太好吃了,甚至说,有这一道菜就够了,其他菜都是多余的。
我特别希望踩着叽嘎叽嘎的雪,到菜地里拨开雪,挖几棵青菜,烧一碗碧青碧青的菜汤。
可是,雪呢,雪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