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你,但使用人工智能的人会取代你”“卷的思维是Think Better,创新的思维模式是Think Different”……讲座开场,金句频出,赢得一片掌声。日前,无锡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逸走进无锡市第一中学讲坛,为该校全体教职员工开设了一堂《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专题讲座。
当“备课AI化”成为常态,教师如何定义专业价值?如何面对数智化浪潮的冲击之问?整场讲座充满启发,胡逸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的思考和理解,鼓励和引导老师们思考如何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更好地推动教育发展。
如何借力智能技术重塑育人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的时代命题。作为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无锡一中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开始积极思考并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样态,今年开学相继举办了多场人工智能教学和研讨活动。
你的手机里有几个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当学校管理遇上智能技术,如何构建数据驱动的治理新范式?行政管理如何实现提质增效?围绕这些问题,无锡一中近期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教育AI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校长陈博以《DeepSeek-国产AI的突破与创新》为题做专题学习分享,鼓励各部门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如何为部门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效能。
AI如何融入课堂教学?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又该如何学习?无锡一中教师一直在思考并积极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在该校“红楼·思享汇”这一交流平台上,通用技术老师郑磊在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如何“向善”而行》为主题的公开课上,以DeepSeek模型作为核心范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其对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产生的影响,以及给AI行业格局带来的变革,让学生们深切受益。
在郑磊老师指导下,学生从技术实践和人文伦理两个视角对人工智能进行了探讨,并逐渐深刻认识到人文精神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要将“向善”理念融入技术设计,倡导运用人文智慧来平衡科技发展,构建技术与人性和谐共生的关系。
据了解,无锡一中教师目前人均安装3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安装数量最多的数学组老师黄荣有12个,他熟练运用这些人工智能应用软件辅助教育教学工作,“这些应用软件给我教学工作带来了便捷。不同的应用软件各有其特色,比如,可以用DeepSeek来解决数学问题,利用腾讯元宝检索腾讯生态的信息资源,利用Kimi智能助手、天工AI辅助教科研工作。”
“从共享学习资源到组织开展专题学习,从理论感知到课堂实践探索,深入学习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风尚。”陈博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将是无锡一中优质学科组建设新的增长点,也将是智慧校园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