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吴月华
春日携着蓬勃朝气翩然而至,南京玄武湖从沉睡中悠悠苏醒。湖畔,杨柳树宛如被春神轻轻触碰,悄悄抽出嫩绿的新芽,那鲜嫩的绿,恰似灵动的精灵,跳跃着传递春的消息。
微风轻柔拂过,柳枝如婀娜舞者,在风中轻摆,湖面也随之泛起层层涟漪,似是湖水与杨柳在喁喁私语,诉说着岁岁年年的春日故事。这般湖光柳色相互映衬的美景,不仅是自然的杰作,更凝聚着深厚的人文情思,是岁月与湖水共同谱写的浪漫诗篇。
杨柳,无疑是玄武湖最鲜明的文化符号。自清代起,湖畔翠柳成荫,人们心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于十里长堤修筑“杨柳楼台”,“北湖烟柳”自此声名远扬,入选金陵四十八景,成为南京春日里无可替代的绮丽景致。乾隆皇帝也曾为这“太平堤”挥毫题诗:“太平门外太平堤,烟柳双行叶已齐。蘸影后湖真恰当,碧莲上下总凄迷。”诗中的烟柳摇曳,湖水澄澈,尽显春日的温婉与灵动。
柳岚泼墨见台城,垣影鸣钟静有声。浩渺澄漪明似镜,怡情如梦百丛生。从清乾隆时期的金陵四十八景,到如今的新金陵四十八景,玄武湖的烟柳始终稳居前列。站在台城脚下,韦庄的汉白玉雕像静静伫立。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台城烟柳”郁郁葱葱,与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湖水、古老的城垣和塔影相互交融,宛如一幅天然的诗意水墨画,将烟雨江南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风拂遍大地,柳树总是最早感知春的气息。细长的柳叶如同精致的翠玉薄片,密密麻麻地缀满枝头,万千枝条随风飘舞,似无数绿色丝带肆意飞扬。柳树亭亭如盖,宛如娇羞的少女,在春风的轻抚下,眉眼低垂,姿态柔美,却又充满生机与力量,尽情宣告着春天的到来。长堤之上,烟柳的芽苞慢慢舒展成细长叶片,千丝万缕,随性摆动,清新脱俗,恰似少女的长发在春风中肆意飞扬,与湖水相映成趣,构成柳含烟、水蕴诗的美妙意境,让每一位游人都沉醉其中,尽情享受清新的空气和如画的美景。
玄武湖畔的杨柳,不仅装点了春天,更承载着人们丰富的情感。漫步湖边,脚下的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岁月的弦上,奏响回忆的乐章。儿时的春天,我们总会急切地跑到河边,折下柳枝,精心编成翠绿的花环,戴在头上,柳树便成了我们的欢乐天地;或是摘下一片柳叶,含在唇边,吹奏出不成曲调却满是欢乐的音符,那清脆的声音在春风中回荡,成为童年最纯真美好的记忆。
我钟情于杨柳谦逊地俯向大地的姿态,喜欢它枝叶间脉脉含情的模样,更欣赏它自在洒脱的气质。回首望去,它们在湖边、在风中摇曳生姿,舒展着明媚的春光,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在这柳绿风暖的时节,漫步于杨柳依依的玄武湖畔,在时光的长河里,静静守护这份岁月的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