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现代快报3月14日社评版《“强制下班”新风气何以打动人心》一文,笔者想接续说上几句。时下在某些企业,经常性超时加班影响了职工的身心健康。我家一侄女以往在一家企业上班,每天要加“半个班”,为了多挣些钱熬着干,几年下来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无奈之下辞了工作。
现实中,一些企业由于生产任务较重,而又舍不得投资进行工艺改造和技术创新,一味靠职工“打疲劳战”来完成生产任务。这种竭泽而渔的行为,不仅有损职工的身心健康,而且违背了劳动法中关于加班的规定。无休止的加班加点,压缩了职工的休息时间,也减少了他们照顾家庭的时间,影响了与孩子的交流沟通,还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企业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加快企业生产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化进程,以提高生产效能——要完成这一转换,还需相关部门给予必要的技术扶持。同时,要对职工加强技能培训,让他们尽快掌握先进技能,胜任劳动岗位,提高生产效率。此外,企业经营者要在依法经营、打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上多花点功夫,在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上多动脑筋:如何合理协调处理好任务和工作时间的关系,做到既提高生产效率,又不延长工作时间。多措并举,才能让“不加班”真正成为职场常态,才能变强制下班为准时下班、自觉下班。
当然,有些班还是可以加的——例如有些重点项目须按期完成。对于加班职工,除了要做好待遇保障,还要做好后续的调休安排工作。无锡 费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