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副刊

香椿和臭椿

□南京 赵培龙

小寒时节时,茵茵绿草在杂树丛中悄然生长。漫步于秦淮河畔,深吸一口小阳春的空气,五脏六腑被滤得清清爽爽。

不觉间,脚步踏上七桥瓮湿地公园不远处的圩堤。园林工人们正爬上落下修剪树木。我见杂七杂八的枝条中有些颇似香椿,便随手挑选几根指头粗细、芽眼饱满的枝条准备带回扦插。记得儿时父亲说过,香椿可以通过扦插繁育。回到小区后,我便将枝条扦插于门前空地,浇透水,且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保湿。

“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日前,我正津津有味地阅读刘邦在皇藏峪向当地山民讨要吃喝,山民一时无菜,只好用香椿芽做菜招待他的典故,忽然想起扦插多时的香椿枝条,我惊喜地发现,其顶端竟已吐出暗红色尖芽。扦插的香椿活了。

又是一场春雨。鲜嫩的椿芽渐次伸展,不几日便见紫色油亮卷曲的嫩叶尽情绽放,这正是采摘的最佳时机。香椿芽有多种烹饪方式,比如,炒面筋、炒肉片、熝豆腐、炸香椿饼等,最简单的当然是香椿炒鸡蛋。香椿头嫩得过分,自来水都能将其冲折。我切碎香椿头,打上几只鸡蛋,撒少许盐,搅拌均匀后下锅煎炒。不多时,一盘黄中泛紫的时鲜菜便端上桌子。然而,兴致勃勃品尝时,我却发现这道菜蛋味浓郁,非但没有尝到椿芽的清香,反而咂摸出丝丝苦涩。我大惑不解,香椿为何不香?

电话请教农科院朋友,他让我拍几张图片传过去。他说我扦插的不是香椿树,而是与香椿树极为相似的臭椿树。这两种树非专业人士很难分辨,香椿树皮粗糙,呈条片状剥落,臭椿树皮较为光滑;香椿树叶为偶数羽状复叶,臭椿树叶则为奇数;香椿树果实为蒴果,臭椿树则为翅果。最明显的区别还在于气味,掐断嫩芽闻闻,香椿树芽有股淡淡清香,臭椿树芽则带有莫名异味。不过,臭椿芽虽不好吃,但吃一点并无大碍,因为它的根、皮、叶均是很好的药材。这次误打误撞,让我慨叹不已:自然界真是奥秘无穷,看似平常的植物,却蕴藏着诸多未知学问。许多事物外表相似,内里却天差地别。唯有用心观察、仔细分辨,方能识得“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