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缱绻那缕茶香

□南京 李泳

那年,我参加一个创作研修班,学员们几乎个个都是上瘾上品的茶客。甫一开班,教室里便茶香四溢。欧阳同学是绿茶龙井的知音,许同学喜欢喝浓茶,大半杯的茶叶小半杯的水,庞同学则是茶水不离口的“茶叶篓子”。久而久之,我各种茶都喝点,居然喝出了些关于茶的灵感与联想。

首先是姑苏碧螺春,高级感十足。银绿隐翠,一池嫩黄。令人想起雾气掩映的粉墙黛瓦间穿行的江南女子,姣姣小小,婷婷袅袅,逶迤而来。温柔得如同吴侬软语,让人直酥到心底。其次是西湖龙井,在名茶中辨识度很高。清澈透亮,满目青翠,让人想起西子湖畔的许仙,清朗倜傥却不乏柔情似水,影影绰绰却也清新可人,满腹经纶的样子。

再说重庆沱茶,浓酽味重,不加修饰,豪放自在,像在三峡间飘起的纤夫号子。驱散满江的阴湿,靠的就是这暖胃香茶燃起的胸中烈焰。至于云南的茶砖,更是放浪形骸。正暗合了著名作家艾芜《南行记》中传奇般的流浪生涯。由此可以想象当年马帮脚夫们傍着野林中的篝火开怀畅饮,抵膝夜谈,然后横七竖八躺倒的场景,以及晨曦中,山间铃响马帮来的蒙太奇画面。

祁门红茶则是红袖添香。漫漫冬夜,她站在你的身边,脉脉不语地抚慰着、暖和着你的心灵。而乌龙茶、大红袍,一派亚热带丛林的南国旖旎风光;茉莉花茶,则是皇城根下八旗子弟、平头百姓们追寻南方韵味的一种方式。

犹记那年去三峡,我带回了一筒峨嵋毛尖。滚烫的开水下去,所有的茶叶竟像绿色的箭簇,一根根,密密匝匝地立在水中。劲峭挺拔,完全是一副武林高手蜀中论剑的范儿。平和中蕴含着杀气,清淡中密布着禅机。近年浙江山区又相继培植并推出了一些新的名茶,比如“开化龙顶”等。我喝过,入口丝滑,其味清冽甘醇,一线下肚,腑脏为之一爽。恰如林间的一脉小溪,虽不见大却煞是可爱。

喝茶在我,最喜欢的其实不只是喝,更在于看。我的看,不是看四川茶馆里的堂倌拎着长嘴铜茶壶,凤凰三点头滴水不漏地冲盖碗茶,那自然是一种国粹绝技;而是看开水倒进杯子的那几分钟。恰恰就是在那几分钟里,卷曲压扁的茶叶,慢慢在水中舒展开了它们的叶片,恢复了它们之前在大自然中姣好的容颜。仿佛电影中的慢镜头,在很短的瞬间,它们像沐浴了春风,绽出了自己的一二嫩芽、三五绿叶。在水中,它们激活了生命原来的美丽。它们在清水中自在地浮沉漂动,成了水中无拘无束的精灵。对着阳光,甚至可以依稀辨出微微起伏的叶脉,窥见极细极细的茸毫,星星点点在水中闪着极为动人的微光。

茶,让我想起了生命。在我的青春季节,茶,曾绽放过热情和芬芳;如今,当我迈入暮年,茶,又赠予我温馨与从容。可以说,茶之于我,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或喜爱,它以其独特的方式,隐喻和展示了我的人生,带给我无穷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