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江苏文脉

这些成语,深嵌在镇江山水间

金山北面有座舵山,山麓有石刻“中流击楫”

“东坡玉带”现藏于金山寺

镇江宝塔山公园里的《己亥杂诗》诗碑

《江苏文库·方志编》收录的《康熙镇江府志》

前几天,文脉君推出了《南京是一本成语大全》(详见4月9日A16版),引发热烈反响,很多读者在江苏文脉微信公众号留言,推荐家乡的“成语宝藏”。

今天,文脉君应大家的呼声走进镇江——这座长江边的千年古城,探索其中可能连本地人都不甚了解的成语密码。

总要带孩子来趟镇江吧,这里的山水之间处处都“藏”着生动的语文知识。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裴诗语 图片由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镇江文广旅局提供

中流击楫

来镇江,怎能不观长江?

这里的江流不是普通水道,而是浸透了历史烟云的传奇长卷——孙权曾在此筑铁瓮城,刘裕扬帆北伐,辛弃疾在北固亭饱览风光,这些都化作了永恒的波涛。

江风中,最激越的典故当数“中流击楫”。

东晋初年,祖逖(tì)眼见中原沦陷,在京口(今镇江)招募义士,向晋元帝力陈北伐大计。祖逖亲率百余部属渡江北上,船至中流时,手敲船桨,向众人发誓说:“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驱逐敌寇,则如这滔滔江水,一去不返!”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镇江北固山旁渡江时,曾写下《贺赵侍郎月山启》,其中有一句:“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

东床快婿

你知道吗?书圣王羲之是靠“躺平”当上女婿的!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太傅郗鉴在京口时,曾派门生持信前往丞相王导府中求选乘龙快婿。王导告诉郗鉴的信使,可以往东厢房遍观王氏子弟,任意挑选。

门生回去后禀报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正襟危坐,唯有王丞相的侄子王羲之袒胸露腹,躺在东厢房吃胡饼。正是这番率性而为的魏晋风度,打动了郗鉴,成就了“东床快婿”的佳话。

若说镇江与书圣的渊源,焦山摩崖上的《瘗鹤铭》更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这座被誉为“大字之祖”的江崖石刻,虽署名华阳真逸,却引得历代文人墨客竞相揣测。

北宋诗家苏舜钦在焦山亭畔凭栏咏叹:“山阴不见换鹅经,京口今传《瘗鹤铭》,潇洒谪仙来作记,风流太守为开亭。”

当江风掠过焦山断碣,那些深深镌入石骨的笔锋,仿佛仍在诉说着书圣与这座江滨古城的未尽之缘。

山中宰相

你知道吗?原来古代也有“远程办公”!南朝梁时,有一位名叫陶弘景的奇人,隐居在镇江句容茅山修道,屡被朝廷征聘却不出山。梁武帝每月派使者上山请教国事,百姓因此笑称他为“山中宰相”。

这陶弘景究竟有什么本事,能让皇帝对他如此念念不忘?

且不说他的治世之才,陶弘景还是个多才多艺之人。在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他是早期贡献最大的人物之一。

在南北朝时期,本草著作有10余家之多,但都是各说各的,没有统一标准。由于年代久远,内容散乱,古本草书上无法分清草石和虫兽,临床运用十分不便。

陶弘景将当时所能搜集到的本草著作分别整理成《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两大类,并结合个人的临床心得体会,著成了《本草经集注》。这本书里共收药物730种,并首创了按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分类的方法,此法沿用至今。

陶弘景还曾热衷于炼丹,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许多化学知识。据说化学史上钾盐鉴定的最早记录,就出自他有关炼丹的记载。

芳留玉带

说到镇江金山,你是否只知道“水漫金山”的故事?其实,镇江金山寺的钟声里还回响着另一段千古佳话。

这个故事发生在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这一天,苏东坡赶往杭州赴任,路过镇江,特地来金山拜访佛印禅师。

当时,佛印正准备为众僧说法,苏东坡突然到来,直入方丈室。佛印忽然开玩笑道:“此间无坐处。”

苏东坡一听就知道这并非佛印熟不拘礼,而是在玩什么机锋。于是他以禅宗之语答道:“暂借佛印四大为坐榻。”

佛印一听,苏东坡居然班门弄斧,用起佛经典故了,也就顺势问道:“山僧有一问,学士道得,即请坐;道不得,那就将你身上的玉带永镇山门。”苏东坡何等的机敏,还真想不出世上有他回答不了的问题,于是把身上的玉带解下放在茶几上,轻松一笑,请佛印发问。佛印说:“既然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居士向哪里坐?”

苏东坡一想,是啊,“四大皆空,五蕴非有”,不是一无所有、空空如也了嘛,这何座之有?他顿时语塞。佛印当即令侍者收起了玉带,并取出衲裙袈裟一件作为回赠。

如今,金山下依然有一座玉带桥,而这条玉带与周鼎、诸葛铜鼓、文徵明《金山图》真迹一起,被誉为“金山四宝”。

不拘一格

成语“不拘一格”,出自小学语文课本里收录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这首诗是诗人龚自珍路过镇江时所作。

1839年,48岁的龚自珍辞官南归,开始了所谓“在舟中之日居多”的劳顿生活。他差不多每个月都要经过运河水路往返于老家杭州和昆山之间,分别照料着年迈的父亲和无力自给的妻子儿女。

龚自珍母亲的家乡金坛县属于镇江府,因此镇江也是他从小受知、启蒙之地。踏上故土,无限感慨涌上心头。

龚自珍路过镇江鼎石山麓、古运河畔的都天庙,看到这里的都天会特别热闹,大江南北的商贾游人蜂拥而至,銮驾簇拥着龙旗,五彩琉璃灯开道,规模浩大,声势惊人。当时,镇江这类活动十分活跃,全城轰动。龚自珍不胜感慨,写下了抨击时弊的著名诗作。

这些深嵌在镇江山水间的成语密码,不过是千年文脉的惊鸿一瞥。

你还知道哪些藏在街巷阡陌间的镇江成语?欢迎关注江苏文脉微信公众号,给文脉君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