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儿童诗教特色,深化新课标背景下儿童诗教工作,4月17日,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无锡新吴)公益师训会暨新课标视域下儿童诗教的实践与探索研讨活动,在无锡市新吴区南星小学举行。
活动中,教育部“国培计划”小学语文示范性培训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吴忠豪,作了分析小学语文诗歌教育现状与实施路径的学术报告,来自中国教师报、江南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无锡市教科院等的专家、教授参加了活动。
南星小学的孩子们作了原创童诗节目表演,该校曹丽芳、惠晓婷两位老师分别上了诗歌教学展示课。无锡市新吴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顾春雨出席活动,顾春雨介绍了南星小学在区域诗教中做出的创新性探索。
此次活动中,南星小学与法国学校XIN New Chinese Classes缔结了诗教美育友好学校。
当天,还举办了一场诗歌教学主题沙龙,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儿童诗人巩孺萍,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江苏省诗词协会常务理事,无锡市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黄树生博士,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伍红林教授等嘉宾,先后作分享和点评。
“作为新吴区诗教文化的代表,我校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儿童诗教。”南星小学校长张建中说,学校近年来在创新儿童诗教学习空间、开发儿童诗教特色课型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效探索。
自从2009年著名儿童诗人黄亦波先生播下“诗的种子”并成立无锡市首个儿童诗社“南星诗社”,南星小学由此走上诗教特色办学之路。16年来,学校始终用诗教培育人,逐步形成“在诗中长大”的大教育观。
在创新儿童诗教学习空间上,学校进行诗教学习任务一体化设计探索,建设学校诗境空间,联通诗化社会空间。学校在校园内建成一墙一社一廊三场,构建学习场域,打造了6个社会空间,并以两个社区中心为基地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在诗情润泽中实现美育浸润。
学校依托儿童诗教课程群落,开发诗教特色课型,开发了整本诗集鉴赏课、主题采风创作课、童诗跨界融合课、童诗项目学习课等不同课型。
学校以学科融合为抓手,构建诗教课堂教学策略,并从课堂教学、思维成长、文化生活三个维度,积极推进诗教美育。
近年来,该校多首学生原创童诗在《诗刊》《中国儿童报》等期刊发表,学校曾参与江苏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现场观摩研讨会,在全国诗教共同体交流会上作经验介绍,以演讲报告、经验分享推广诗意学校内涵建设,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欣然为该校诗画集作序,国家、省市级多家媒体多次专题报道该校诗教特色。 (张艳 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