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学生妙笔生花,有没有听说学生“妙剪生花”?在无锡立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就有这样一群专注“妙剪生花”的学生,他们是该校会计金融系“剪绣社”的社团成员。当传统技艺碰撞青春创造力,妙手一剪,便觉“纸上乾坤大”。
近日,无锡立信高职校举办了一场学生剪纸社团作品展,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既有传统吉祥图案的韵味,又有现代创新设计的活力。展览现场,十二生肖系列作品将民俗智慧融入镂空线条,蝴蝶象征破茧新生,纸鸢寄托凌云之志……这些跃然纸上的艺术,既是文化基因的传承,更是青春创意的绽放。
此次展览不仅是剪纸社团成员匠心成果的集中呈现,更是学校践行“五育融合”理念的生动缩影。
“透过剪纸社团学子们的创作光影,我们见证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美育碰撞出的艺术火花。”社团指导老师潘岑欣介绍说,剪绣社成立已经三年,现有成员51人,这是在学校“五育融合”理念下,会计金融系打造的一个以“非遗传承”为创作生命的社团,也是学校“非遗进校园”重点培育项目。
近年来,无锡立信高职校秉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着力打造“技艺传承+文化创新”的双轨课程体系。剪纸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已成为立信高职校“守正创新”的鲜活注脚。
剪绣社以“剪、刻、绣”三大核心技艺为支点,构建起分层递进的课程结构。在每周四下午的社团活动中,剪纸刀与绣花针在光影中交错,学子们凝神聚气,于方寸之间雕琢匠心。他们在熟练掌握基本技艺的基础上,专注研习“阴阳刻”“点染套色”等进阶技法。他们以《十二生肖》《中国传统纹样》等文化主题为创作蓝本,将细腻刀工与水墨晕染相结合,让千年非遗在青春创作中焕发时代华彩。
以剪为笔,以纸传情,剪纸是一门“刀尖上的舞蹈”艺术。在创意融合领域,“剪绣社”师生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大胆创新。在社团老师的指导下,社员们积极借助AR软件,设计新颖的剪纸窗花图样,将传统与现代艺术巧妙结合,围绕剪纸文创产品设计展开探索。他们以生肖文化为创作源泉,将传统剪纸纹样融入智能光影装置,打造出系列创新作品。例如,学生们创作的《灵蛇盘福》智能调光剪纸小夜灯,巧妙结合了剪纸艺术与灯光科技。有的成员在此基础上进行突破,通过360度旋转LED光源,使园林窗花主题剪纸在纱幔上投射出“梅影移窗”“竹露滴清”等动态光影效果。
在立信高职校大学生文化艺术中心,会计金融系剪绣社教室内的作品墙,记录着非遗传承的创新之路,社员创作的剪纸作品经过精心装裱展示,宛如流动的艺术长廊,多个校内外参观团参观展示墙后都发出赞叹。其中,有很多作品多次参加无锡职教活动周展示,见证了传统工艺的青春活力。
据了解,该校“剪绣社”这次举办校园展览,除了传统纹样还加入了卡通形象,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社团特色。在展览过程中,“剪绣社”社团成员还现场展示了剪纸技艺。一把剪刀、一张红纸,成员们巧手翻飞,展示非遗剪纸技艺,师生们在感受传统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体会到美育赋能创作的匠心传承。
一纸薄如蝉翼,一剪承载千年。当非遗剪纸艺术走进校园,传统文化便不再是课本上的遥远符号,而成为少年指尖流淌的鲜活生命。
“学子们以刀为笔,以纸为媒,传承着千年剪纸技艺,学校也以这种独特的美育实践为立信学子铺就匠心成长之路。” 该校校长马建春说。
(乐见微 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