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副刊

火出圈的南京话

□南京 李泳

当梅婷在央视八套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后半生》里,甩出一口地道的南京话,让南京观众倍感亲切,直呼“太上头了”,也让外地观众在这份浓浓的市井腔里,品咂出原汁原味的南京味道,有趣的南京话,竟一夜之间在社交媒体上火出圈。

在南京待久了,感觉南京话也确实挺有趣的,不仅有江南的诗书情怀,亦颇有地道的市井气息,譬如南京人无论遇到大事小事,总喜欢来上一句:“多大事啊?”从中可以捕捉到南京人天性中最真实的一面:不慌不乱,悠然超脱,宠辱不惊。印象中还有一句时常挂在南京人嘴边的话特别有喜感,其实也就两个字——“等于”。

记得有次在某著名大型商超里,遇见一位大妈购物,只见她手持一张商家发的赠券欲购一箱牛奶,导购员说不可以,并耐心地向她作了一番解释。那位大妈听后连说带比画:“噢,就等于我再买东西后才能用赠券,那不等于叫我再掏一次钱吗?”大妈一连说了两个“等于”,前一个是表示听懂了之前导购员的那番解释,后一个“等于”,其实是表示她已看穿了商家所发赠券的真实动机和意图,语气中既包含有拆穿商家把戏的自得,同时也含有某种不满与抵触,听上去既滑稽又精辟。

还有一次,我去政务中心办出境证,前面一位女士拿着已经办妥的出境证向前台的工作人员问道:“拿到这个证等于可以走了?”她这句话里的“等于”显然有不甚放心、再确认一遍是不是办证事项已经办结,对方还有什么注意事项需要交代的意思。又有一次同学聚会,酒过三巡,一个个开始趁着酒兴一对一敬起酒来,彼此之间时不时打起“酒官司”。只见其中一位长得憨憨的同学貌似恍然大悟:“噢,乖乖,你聪明,你头子!你敬酒,等于一杯敬大家,我敬酒,等于一人一杯,当我甩啊?跟你讲,少跟我来这套!”该同学一连用了几个响亮的“等于”,把在场的同学们一个个乐得前仰后合,差点儿笑岔气,现场气氛顿时火爆闹腾起来……他说的这几个“等于”,当然也表明该同学此刻虽略有醉态,但其实还没有喝高,清醒着呢。

我们从南京人日常话语里随口出现的“等于”,往往可以感受到这方水土养育出的南京人身上特有的机智幽默与宽和大度,以及南京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智慧,可以从中品味到最原汁原味的“南京味道”。我甚至觉得,南京人日常爱说“等于”,其实是南京话特别可爱的地方,是习惯表达法中的一个亮点。我们透过“等于”,可以看出说话人的天真,就像小学生回答老师问题一样,简单明了,起到总结、概括的作用,也符合词典对“等于”的解释,同时亦有引申的用法,有询问、求证之意。所以,无论我身在何处,每当我耳边听到“等于”,便会感觉特别亲切、有趣、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