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副刊

快乐花爹

□盐城 王洪武

休闲之余,我常常想起还在乡下工作时结识的老友花爹。花爹是个花迷。他七十有几,莫看背已经有点驼,可挑起卖花担子来,总精神抖擞,还有说有唱,常常引得人前呼后拥,好不热闹。

有一年,他去上海走亲戚,逛公园时,忽闻一股花香扑鼻而来,他说什么也舍不得离去。听人说,花能美化环境,又能清心益脑,有些花草还是名贵的中药材,更引起了他养花的兴趣。当下,老人向亲友借了六七十元钱,买了二十多盆花,挑上轮船,带回了家。可尽管他像服侍孙儿一样照看着,这些花草还是挨不过冬全死了。

花死了,老人的心“活”了。他深深明白,养花草也是门学问,不学不问不行。本地没人指教,就上兴化,去镇江,到无锡。每到一处就奔公园,名义上是买花,实际上是学习别人养花的诀窍。

在无锡惠山,一位花师见他这么大年纪,老远从苏北来,便热心地向他讲了许多为花草施肥、治虫、整枝、嫁接的知识。临走,还送给他两本书,廉价卖给他十几盆花。以后一连几年,老人差不多一个季度就去一趟惠山,学习不同季节的养花经验。一盆盆花草争香斗艳地在老人家茅屋内外盛开了。

花爹的花草从房前屋后,渐渐扩大到了自留地,又带动了村里村外许多人家。他的经营方法也从羞羞答答“坐以待客”,到大模大样地挑起花担走四方了。

花爹花多,人品更好。一年四季,他培育出上百种菊花、月季、石榴、无花果、君子兰,云片松、腊梅、茶花等花木。对买花人,他若看是闹着玩的,不管出多少钱也干脆回答不卖;是真心实意想买的,就是钱少些,也巴掌一拍:“拿去!”有大笔生意还亲自到现场帮助规划,辅导管理,时不时地去查看花草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见他如此热心负责,主家过意不去,老人总是笑笑说:“玩花草仅是我的兴趣,能把我们家乡环境弄美,我也就高兴了。”

后来我离开那个乡进城了,他的花木业逐渐壮大的消息也不断传来。可惜没几年,老人去世了。值得告慰的是,在他的影响下,他所在的那个村如今已发展成颇具规模的花木专业村,由他培育并传承的千万株花卉灿若朝霞,香飘万里,家家户户也由此走上富裕路。村民深深地感谢他、怀念他。能给大家带来美和香的人,人们是不会忘记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