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快递小哥的艰辛

□南京 袁家楼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城市还在沉睡,社区快递网点的卷帘门已缓缓升起,发出“吱呀”的轻响,打破了清晨的寂静。堆成小山的快递旁,快递员们早已忙碌起来,分拣着各自片区的快件,开启他们日复一日却又意义非凡的工作。

二十五岁的小王,是这忙碌身影中的一员。他投身快递行业不过数月,却已将工作摸得门儿清。从清晨赶到快递总站清点分管片区的快件,到一件件仔细装车,再到满载着来自五湖四海快件的快递车从站点出发,轻车熟路地穿梭于负责片区的各个小区,收件、揽件、派送,一气呵成。“这就是一天的工作。”小王笑着对我说,语气里满是认真。在他看来,每天的工作看似重复,但每一次派送都是为居民们送去期盼已久的物品,这份意义让他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

“他们一般中午十二点或者晚上五六点来,每次都是在我吃饭的时候来。”当我问起菜鸟驿站老板何时能等来快递小哥时,老板无奈地笑着说道。快递员们休息时间少之又少,别人在享受美食,他们在奔波;别人下班回家休息时,他们依旧坚守岗位。

等红灯的间隙,小王赶忙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饼干,快速塞进嘴里。“记得有一次要下班的时候,有个客户打电话来,急切地拜托我能不能尽早派送她的快件,询问之下才知道是急用的药品。那天为了帮上她的忙,我一直派送到晚上十一点。”小王回忆起这件事,眼中满是欣慰。他庆幸自己能帮上忙,觉得辛苦一会儿,对别人可能就是极大的帮助。每逢三八妇女节、五一节、清明节等购物节点,快递量大幅增加,忙了一天的小王常常来不及好好吃顿饭,只能在短暂的等待间隙随便吃上几口,补充能量后,又匆匆消失在夜幕中。

风雨无阻,是快递小哥们的工作常态。时值雨天,一连多日的中雨让整个城市都笼罩在厚重的雨帘中。一辆快递车缓缓开进瑞金路,穿着雨衣的林师傅在菜鸟驿站前停下车,迅速跳下车,快步跑到车后打开后车厢门,冒雨清点快件,准备投递。他保持着身体后倾的姿态,小心翼翼地挑拣快递,将挑拣出来的快递整齐地堆摞在车门左边,随后抱着这些快递快步往返于菜鸟驿站。

趁着清点快递的间隙,我与林师傅聊了起来。“台风下雨一年常有的,天气再糟糕,快递也是要送的,一天都不能断,这些快件对客户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林师傅站在屋檐下,望着街道,边抖落着雨衣上的雨水边说。他告诉我,雨天工作麻烦重重,既要确保快递准时送达,又要防止快递被雨水打湿,还要保证车辆安全。“虽然困难重重,但快递讲究时效性,送晚了会耽误别人的事情。尽早把快件送达到客户手中,就是我们的任务。”大雨依旧滂沱,林师傅转身跑回快递小车,朝着下一个目的地驶去,风雨无阻地将快递送达客户手中。

奋斗拼搏,快递小哥们为城市的发展默默出力。“不好意思,我现在没有太多时间,送完十点得去接孩子。”“不好意思,我只能说到这了,今天还有很多快件。”……在我碰到的快递员中,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有背井离乡的外地人;有刚刚毕业的年轻人,也有经验丰富的中年人。很多时候,我还没来得及多问几个问题,他们就会面带歉意地说着“不好意思”,匆匆离去。他们奔忙的身影令人动容,数以万计的快件从他们的手中经过,一辆小小的快递车,承载的不仅仅是快件,更是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希望。

这些事例,充分彰显了快递业的蓬勃活力,更体现了数字经济与乡村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而这其中,快递员们功不可没。正是他们用一辆辆小车、一个个步伐、一滴滴汗水,走在了城市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上。他们让城乡商品流通更加顺畅,进一步释放了农村消费潜力,切实将数字化发展的成果送往城市角落、送往乡村地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力量,完成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投递。

在许多快递员心中,送快递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他们朝五晚九地忙碌,并不认为自己有多重要。然而,他们却是连接人与人、人与物的重要桥梁,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人勾勒蓝图,描绘城市的未来;有人坚守岗位,付出点点滴滴。快递员们在他们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敬业与奉献,将一份份顾客的期待投递,传递出爱与温暖,更传递着城市的温度。他们,是城市中最美的风景,是时代发展的坚定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