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 张洪
远方,人们,无穷,无数,王开岭以鲁迅的名句冠名万卷版散文集,讲事件,写生活,断想语言的纯洁健康,守卫文学的庄重尊严。
反思现实主题,瞩目震撼时刻,汶川地震、雾霾春天……作家抓取惊天动地的瞬间,安放哀伤,怀想既往,希望“灾难本应是最好的课本”,每个人在风平浪静、河清海晏后都应该内省静思我们的所作所为。
一朵花,一棵树,“自得天机自长成。”多闻草木,其乐何如!王开岭从古典诗词的草木咏怀中感受生命灵动,由历代文豪笔下的精彩状摹观测人世沧桑,他推重信仰和自由体验,他向往情感和审美体验,安静、能量、美德集于一身,自然之书写塑造,让大家精神明澈。布莱克的诗句,大略可以概括个中奥妙: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座天堂,把无穷无尽握于手掌,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每个人都应有一棵关系亲密的树”,“我需要很多很多的水和花”,走出利和害的魔网,杂芜浮沉中,王开岭向往憧憬着乡野荒野的洪荒永恒,其滋养和浸润为生命展开了另一种向度。
追忆古人的务虚,追摹古典的流逝,今昔对视,美学欣赏,王开岭摆脱刻板外界评价而重返自我想象与浪漫。惆怅的别离,重逢的喜悦,“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遥远的追想,让他渴望穿越,制造出时贤先哲相互照见、彼此认出的焦点时刻。
生命的唯一、绝对、独立,各有不同,彼此不可替代,个体你我之间,距离很近很近,容不得看客心理和局外人态度。以告别方式生活的人,倒着向前走的史铁生,将疾病变成了生命中最普通的行李,王开岭从中解读出了疾病的哲学意味和修行价值。疗愈、抚慰、引领,命笔成文。尽管史铁生自谓“我并非全是史铁生。多数情况下,我被史铁生简化着和美化着……”王开岭与年轻学子们面对面交流时,尤为强调鲁迅的力量与价值,他敬仰从彷徨和愤激中走向战斗的鲁迅,启蒙良知,担荷义务,他反感将鲁迅“虚构”为脸谱,从“有用”变成“无用”。
平常一函书,千秋万代事。识曲听其真,乐者得其华。王开岭创作中的情思心志,王开岭运笔下的清宁妙悟,曲折如意,精读、细读,不觉繁复,不感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