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凌
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孩子,多数都有过看蝴蝶展的经历,当数百上千种的蝴蝶聚集在一起,翅翼散发宝石与丝绸般的精妙光彩时,我们很难想象它们都是从丑陋毛毛虫变化而来。我们只模糊地知道蝴蝶是害虫,那为何有些蝴蝶还是国家保护动物呢?某些蝴蝶为何不喜欢访花,难道它们真是吃露水和月光长大的吗?这些疑问可能在一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小孩心中埋藏了几十年,只有当他们看到了《寻蝶笔记》这样的科普图书,少年时代埋藏在心中的众多疑问,才会有一个解答的机会。
这本书,是魏兰君与廖怀建两位生态爱好者在长三角地区找寻不同的蝴蝶所得。两位作家从蝴蝶的寄主入手,透过对纷繁多彩的植物的花、果、叶、种荚的认识,将寄宿其上的蝴蝶描绘下来。没错,这本书的灵魂,就是博物学传统记录方式——水彩手绘。这种形式能够更加细腻地捕捉到那些不易被发现的细节与拟态,让我们更深入地领略蝴蝶这种自然生灵的风采。作家借助优美的文笔与柔和的水彩写生,为读者带来了一段难忘的蝴蝶邂逅之旅。
以南方城市中常见的行道树香樟为例,它吸引的是青凤蝶的幼虫,这种蝴蝶翅面有着青绿色透明斑块,在飞行时宛若一片飘落的玻璃糖纸,十分醒目。除了青凤蝶,白带螯蛱蝶也常以樟树为家,后者是一种大型蛱蝶,颜色尤如一片正在变红的秋叶胸针。白带螯蛱蝶对花朵不感兴趣,却喜欢吸食腐烂的水果,因此,你常可看到那些被鸟类啄破的水果上,停留着它们的身影。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担心,蝴蝶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其实,答案通常是否定的。首先,蝴蝶的寄主植物种类比较单一,其生存和繁衍能力并不算强,此外,在大自然中,蝴蝶还有众多的天敌,如鸟类、蜘蛛和其他捕食性昆虫,它们共同维持着蝴蝶种群的平衡。因此,我们很少见到蝴蝶对绿化植物造成严重破坏。而且,城市化的进程、农药的使用以及气候剧烈变化等因素都对蝴蝶的生存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这也是越来越多的蝴蝶种类,被国家列为濒危物种的原因之一。
其实,蝴蝶的成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作为传粉昆虫,有助于植物的繁衍和基因交流。举个例子,很多拥有小花园的城市居民喜欢在家中种植芸香科柑橘属的果树,这些果树的果实和叶片通常都密布着散发浓郁芳香的油点,或许是这种芳香气味过于诱人,也引来了众多凤蝶的青睐,包括柑橘凤蝶、玉带凤蝶、美凤蝶、蓝凤蝶、玉斑凤蝶和达摩凤蝶等。其中,美凤蝶是一种典型的雌性多形蝴蝶。雌蝶的外形变化多端,有尾凸、白斑、红斑等识别特征,呈现出繁多的排列组合,甚至会出现雌雄同体的情况——一只蝴蝶左右翅翼分别属于不同的性别,这种变异常常令人赞叹不已。出人意料的是,同样属于芸香科的花椒,也是凤蝶们的重要“口粮仓库”。因为在北方,柑橘无法适应寒冷的天气,耐寒耐干旱的花椒就成为凤蝶们最重要的寄主了,花椒的叶片上散布着富含香气的油点,一串串鲜红的花椒果实的种皮上也分布着凸起的油点,它们能为蝴蝶带来香麻的口感。没想到吧,有些蝴蝶的口味也类似于四川人。
我国是蝴蝶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记录在案的蝴蝶种类超过2000种。其中不乏仅在我国分布的珍稀特有品种。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汽车尾气、城市噪声、光污染以及化学农药等因素都使蝴蝶的栖息环境变恶劣,但令人欣慰的是,仍然有一部分蝴蝶适者生存,顽强地适应了当下环境,它们在城市的角落,公园绿地或者街头巷尾出没,为我们带来了一丝大自然的清新与活力。
读了这本书,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参加保护蝴蝶的公益活动,在自家庭院创造一个“蝴蝶友好花园”,观察记录各种蹁跹而至的美妙蝴蝶,“只观察,不打扰;只记录,不捕获”,让这些美丽的精灵拥有更美好的生存环境。如此,大自然中才会遍布诗境,随时闪烁物华,而后者,才是人类体会生命多样性的绝妙路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