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春天的滋味

□南京 杨晓梅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二月初。”特别喜欢清代诗人郑燮描写江南春季美食的这两句。食材的新鲜应时自不必说,把春风作为配料一起“烂煮”,简直绝妙至极,春天的特殊滋味和鲜香气息已然跃出纸境,直击味蕾。

每个人都有偏爱的美食,所谓偏爱,不是所有人都爱,不一定贵重;往往小众,也不一定紧俏。有些食物季节感很强,可谓“时俏”,民间说“春韭香,冬韭臭”,就是说只有春天的韭菜才美味。

同样的,初春的野菜也是南京人的最爱。我总感觉野菜有点特殊的青涩味道,可喜欢的人就独爱那个味道,他们说那就是初春独有的香味。于是春天的山坡田野上,总能看见三五成群结伴出来挖野菜的小团队。这里面还需懂植物的高人,否则满眼青翠,你很可能把野草甚至有毒的植物挖回来了。

我也有几样特别偏爱的美食:臭豆腐、毛鸡蛋、螺蛳。其中毛鸡蛋和螺蛳,虽然价格便宜,但也是只有在春季才能品尝到的“时货”。螺蛳还只能在清明前食用,因为这个时期的螺蛳肥美,且没有污染,品质最好。所以从螺蛳上市到清明这短短的时期内,我会抓住一切品尝的机会。偏偏这个东西就不是那么容易到嘴,就好像成功总要经过一些磨砺。

小时候,见妈妈把买来螺蛳放在一个充满清水的大桶里,还会往里面滴几滴油。妈妈说这是为了让螺蛳吐出肚子里的脏,吐干净才能食用。我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桶里的螺蛳。见它们三三两两沿着桶壁爬了上来,才相信它们并不只是一堆坚硬的壳壳,而是有生命的活物。妈妈每天都会淘洗换水,直到桶里的水不再浑浊。这样一天天的等待让美食入口的期待更加热烈和迫切。终于,妈妈在厨房铁锅里翻炒的巨大声响宣告了品尝仪式的正式开始。美味上桌前,需做好一场有趣对抗的准备,牙签是必须的。螺蛳确切的说不是“吃”,“吸”才是正确的品尝方法。因为螺蛳壳的空间里有鲜美的卤汁,如果能把卤汁连同螺蛳肉一起吸食出来,就是最佳的品尝体验。不过这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实在吸不出螺蛳肉,就只能用牙签把它挑出来了。多年前有位同道中人教了我一个方法,每遇到顽固不化,多大吸力也不露头的螺蛳,可以先用筷子把螺蛳头往里顶一下,再吸就很容易出来了。这一招欲擒故纵真管用,对付顽固分子还真有成就感。鲜美螺蛳下肚后,口腹的满足自不必说 ,攻而克之的小小成就更是愉悦了精神。

我吃过的最好的螺蛳都不是自己买的。小时候妈妈年年都会做给我吃。婚后有一年清明前回老家,婆婆听说我来,亲自在门前的小河里摸了一大桶又大又干净的螺蛳。儿子知道我喜欢这个,跑了很远,去一家有名的饭店为我购买……

生命中所有的美好都需要时刻感知,不可辜负,就像这转瞬即逝的春天,虽然美好却也短暂。就让我们在春风中,一起好好品味春天的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