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奶奶的蒲扇

□南京 王柏熙

在南京,记忆里的夏天总是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空气仿佛被烧开的水,连风都是热乎乎的。小时候,家里没有空调,全靠奶奶那把老蒲扇,陪我度过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

每到热得让人发慌的时候,奶奶就笑眯眯地走过来,拿起她的蒲扇,一下一下地给我扇风。那蒲扇虽说样子普通,却是奶奶的宝贝疙瘩。记得有一回,晚上热得让人睡不着,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小床上,奶奶不顾自己累不累,整个晚上都在我床前扇扇子,好像她有使不完的劲儿,让我在酷热的夏夜也能睡个好觉。

有时候实在太热,奶奶也会牵着我去阅江楼城墙下的防空洞乘凉。那时候的防空洞内部构造很简单,但在热得让人发慌的晚上,却是我们最喜欢的避暑圣地。一进防空洞,凉嗖嗖的风就吹过来,一下子赶走了热气。防空洞的墙上有许多斑驳的印记,就像岁月留下的痕迹,仿佛在悄悄说着过去的故事。我坐在角落里,一边喝着冰镇绿豆汤,一边听奶奶讲她年轻时候的事儿。那些简单的日子让我懂得,生活里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钱,而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时光。

后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空调,南京的夏天也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那把陪我度过无数炎热夏日的蒲扇,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完成了它的使命。尽管如此,每当我看到那把已经有点旧的蒲扇,心里还是暖暖的,那是我和奶奶一起度过的日子,也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回忆。

很多年后,长大后的我再次走进那个熟悉的防空洞。没想到,防空洞内部已经变得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防空洞,不仅有棋牌室、阅读区,还有放映室和活动室,成了社区居民平时休闲聚会的好去处。这让我忍不住感叹,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也让这些防空洞变成了集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于一身的多功能空间。在一些城市,防空洞还被赋予了新的商业和文化功能,比如改造成书屋、咖啡馆、艺术空间,也有的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改造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成为城市文化和社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想想那时的蒲扇,虽然简单朴素,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温暖和人们之间的真情;看看今天的防空洞,既保留了历史的痕迹,又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成了承载记忆的好地方。

每当我回忆起小时候,脑海里总是出现奶奶那专注又温柔的身影。就是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塑造了我对生活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也让我明白,不管时代怎么变,真情总会在日常生活中默默流淌。正因为如此,我对未来充满期待,相信不管前路有多少未知,只要心中有爱,有对生活的热情,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没有过不去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