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 颜士州
三月的春风拂过江南,我踏上了前往上海金山区亭林镇的旅程。这座千年古镇,如同一幅被时光浸润的水墨画,在春日和煦的微风中徐徐展开。
亭林镇与洙泾、枫泾、张埝并称为四大名镇。为了寻访遗迹,我走进古镇,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蜿蜒向前,两旁是白墙黛瓦的明清建筑,斑驳的墙面上爬满了藤蔓,为古朴的街巷增添了一抹亮色。
听导游说,亭林原有八景,岁月悠悠,现在几乎残存无几了。循着她指点的方向,我看到不远处一座花木萧疏、土石错落的高丘。那是顾野王的读书堆,原来的堆下还有一方他洗笔砚的小池塘,年久荒废,已不复存在了。顾野王是南朝梁陈之间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足迹遍天下,搜罗并考证古今文字的形体和音义,于武帝大同九年写成《玉篇》三十卷,内容宏博精赅。昆山、嘉兴、平湖都有他的读书堆。
在亭林镇的东街,有一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古松园,因园内有一株被誉为“江南第一松”的古罗汉松而得名,古松为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杨维桢手植。一进园门,迎面而来的是一片葱郁的绿意。园内古木参天,枝叶繁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为这片宁静的天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们沿着蜿蜒的小径漫步,耳边是鸟儿的啁啾声,鼻间是花草的清香,心中顿时感到无比的宁静与舒适。在古松园中,我还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古迹。有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碑刻,有精美的石雕和木雕。这些文物和古迹,展示了亭林古镇的深厚文化底蕴。
亭林古镇多的是小桥,走几步就有一座,形态古朴;下面是淙淙流水,颇有吴风。最古老的当数卖鸡桥,以此桥为中心,东西南北伸出两条十字相交的街道,店铺密集,商业繁盛。
中午时分,我们走进了一家临河小餐馆。店主是当地人,他热情地推荐了当地的特色菜亭林羊肉。羊肉炖得酥烂,入口即化,配上鲜美的汤汁,令人回味无穷。导游在一旁也说,亭林羊肉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的羊都是吃运河边的青草长大的,肉质格外鲜嫩。
走出小餐馆,忽然感到一阵腾腾的热气扑面而来,就像春天泥土耕耘时散发出的气味,这就是生活的气息。我的一丝怀古之情被它冲散了,真正的美毕竟是在活生生的现实中。
在亭林古镇的这一天,我走进了一幅流动的画卷,一步一景,一眼一画。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都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