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文明时代,如何以学术精神守护育人初心?如何让“和悦少年”在智能浪潮中蓬勃生长?阳春三月,省锡中实验学校举办第二届“晓园学术报告会”,以学术之名相聚,围绕学术立教、创造实绩、边教边研这三个关键词,一同探寻教育的本质命题。
学术立教:教师专业成长的活水
学术立教其本质是对教育科学的研究与遵循。对此,我们可以品味雅斯贝尔斯在《现代教育》一书中下过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研究性教育,教师应是永不停歇的探索者”。我们也可以深刻体会教育家精神中“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不难发现,他们都指向了教育本质的深刻逻辑:学术涵养是教师发展的根脉所在。
学术运用是破解经验困局的密钥,当AI可生成教案时,唯有学术思维能让我们区分“技术堆砌”与“育人设计”。学术研究是数字时代的生存之基,《教师数字素养》要求的“数字化教学创新”,本质上需要教师在现代技术支持下以实证研究重构教学范式。教育者的办学初心与追求,经过学术锻造才能走向不断塑造“高素质专业化”“高效能工作链”,一如我们“晓园”涌泉池里永不停歇的内循环,充满活力,不断奔涌。
创造实绩:晓园文化的时代答卷
在“诚敏”校训的指引下,省锡中实验学校“十四五”期间交出了科研、师资、基地三张答卷。
一是“科研卷”,学校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先后立项省级课题12项,办学业绩先后被《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国家和省、市级媒体宣传报道。二是“师资卷”,学校培育出了正高级教师2人、省教学名师2人,获评江苏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江苏省“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单位。三是“基地卷”,学校建成了1个省级物理学科示范中心、1个省级学生高水平艺术社团、3个市级学科课程基地,曾多次承办省、市区级教学教研类活动。
这些成绩说明,当学术精神融入日常,学校“让每个生命尽情绽放”的办学使命便不只是理念,更是可触摸的现实。
边教边研: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真正的教育家精神,体现在边教边研的行动自觉中。在经历两年多系统思考后,我们基本规划出学校未来十年价值意义层面的蓝图。在这张蓝图上,我们构建起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和惠书院”。书院将推进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身份、不同需求的各类课程,建设精神筑基工程,搭建能力进阶支撑,共创共享优质教研生态。
期望老师们能在“学悟课堂”与“和惠书院”的双向奔赴中,踏出自己的专业成长路径。借助学校搭建的平台,利用微课题、课堂诊断报告、对比实验,更加关注表征教与学有效性及其质量的真实证据,加强循证研究,提高实践研究水准,提升教育研究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利用现代工具,积极打造属于自己学科的教育大模型,进一步推进“和惠书院”的生态融合并反哺“学悟课堂”。
教育变革的波澜正裹挟着人工智能的浪潮扑面而来,教育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教育科学与艺术的研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急迫,期待教师们以学术之姿积极投身这场重塑育人生态的革命,迎接挑战,共创和美“晓园”,一起满怀激情迈向生机蓬勃的现代学校。朱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