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刘桂芹
那天我们年级部春游,师生正在园子里快乐地赏花玩柳,主任来电话说学校推荐我去参加2025年鼓楼区小学“奋进杯”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我们区一直有这样的传统赛事:青年教师参加“鼓劲杯”赛课,40岁以上老师参加“奋进杯”赛课。
接下任务,顿感花不红柳不绿,明媚美好倏地消失。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有压力,各家学校推荐的参赛选手都不是凡人。同事佩服我:作为一名省特级教师,和多次参加高规格赛课的老师同台需要勇气;作为一名五十多岁的老教师,敢和一群中年教师比赛勇气可嘉。
熟悉的朋友对我参加赛课既深深佩服又极度不解。老特级该拿的都拿了,该有的也都有了,为什么还要瞎折腾自讨苦吃呢?老老实实安安稳稳混到退休不香吗!45位参赛选手中,清一色皆中年,我是唯一年过五十的老教师。
好友提醒我,和一帮中年老师同台比赛,万一输了没拿一等奖,脸往哪儿搁?我没想那么多。以赛促研,以赛促练,以赛促学。活到老学到老!
拿到课题,立即认真研读教材教参,仔细揣摩编者的编写意图。白天在校深入思考,晚上回家接着苦思冥想。年轻时参加赛课,总是寄希望于他人,仰仗专家领导,指望别人多帮助多指导。身边有一群“智囊团”倾情陪伴打磨。有的负责设计教案,有的帮忙做课件,有的协助制作学具……每次登台亮相展示,都是众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一次我想上一节“自己”的课,一节真正“完全属于”我个人的课。想靠自己,我得自己先想明白搞清楚。所以孤灯下一遍遍地想,千万次地问。想清楚了第二天白天试教,边上课边观察孩子的表现。备课本的扉页上记满学生思维的盲点、卡点和痛点。晚上深度思考解决方案。享受独处,自己和自己对话。设计、推翻、再设计、再推翻,直至目标定位精准,教学流程清晰,重难点突破方法得当,学生积极主动思维进阶。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积极的态度!每次试教结束,一个人静下来反复想,慢慢悟。置身于由宁静组成的世界,听见思维汩汩地流淌。越思考越深入,越试教越迷茫。连续试教,连续调整,连续推翻。有什么关系?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以前我的展示堪称完美,但那不属于我。这一次有不到之处,这一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完全全属于“我”。
由原来关注我怎么教转变为关注学生怎么学。成熟的人,经历现实的锤炼和打磨,承认自己的局限和不足,越来越能放弃不切实际的对完美的追求。真实的力量无法阻挡。钻进去的力量,飞出来的激情。结果喜提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