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阳 邢德论
父亲老了。邻居说,明显看出他一年不如一年了。听这话,我心里就发冷。
十二岁那年,伯父在闯了十三年的关东之后,带着他的全家一无所获地回到家乡。伯父一家的回归,增加了我们家的人气,却使我们家本来就已拮据的日子又加重了负担。家里的粮食早早吃光了,自留地里的地瓜没等到成熟大家就争着吃完了。母亲为此很生气。父亲说:“这是我的亲哥哥,总不能看着他们挨饿呀!”那时奶奶还健在,家里就父亲一个人能到生产队里挣工分,我和两个妹妹都读书,家里实在是穷得不像样。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社会已悄悄地发生了些变化。父亲是个老实人,别人都想着法儿挣钱,父亲却总想不出什么致富的高招。那时,父亲被生产队派出去采矿。现在想想,那真是十分危险的工作,矿井离地面十多米深,再横向分洞,每个人除了一顶柳条编制的所谓的安全帽,再没有什么安全防护。父亲就这样每天提着一盏瓦斯灯,扯一根绳子爬上爬下地做起了地下工作。父亲说:“下矿井每月可得到十五元的生活补助金,一年下来也不是个小数。”那时我已经上初中读书,常常几天见不着父亲的面。有一天,听母亲说有个人下矿井时因为绳子断了,结果那人当时就跌死了。于是我害怕了,我说:“还是不让爸爸做了吧。”母亲说:“不干哪行呀,咱家穷成这样,你和你妹妹还要念书,不干吃什么?花什么?再说你都这么大了,也好攒钱给你盖房子找媳妇儿呀。”父亲在矿上干了一年,矿就倒闭了,不但没挣着大钱,还欠了生产队的钱。父亲向往的好日子非但没有实现却又雪上加霜……
父亲爱喝酒。因为喝酒母亲没少与他吵架,很多女人都会因为这个与男人吵架。受母亲的影响,我早就发过誓决不喝酒,并对父亲说,永远不会买酒给他喝。多少年过去了,前一条我做到了,后一条已经破了规矩。因为看到父亲一天天变老,总想给他买一些最喜欢的东西。我发现在父亲的生活里,除了嗜酒如命再也没有别的喜好,因此也就违背了承诺。父亲喝酒从来不过量,更没有因喝酒闹过事,所以父亲的酒风在乡邻中间口碑很好,我也为此而自豪不少。现在父亲年纪大了,母亲也不再因此跟父亲吵了,只是常提醒父亲少喝一点。
自我参加了工作,与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就变得更少了,只有过年回家才可以与老人家相守几天。现在父亲仍然种着他那几亩责任田,每次回家我都说别种了吧,父亲总是说,种吧,我种点够自己吃的,就不用花费你的了。我每当听到这话眼睛总是湿湿的。然后父亲又说,我这个年纪的人,现在村里我是最健康的,说着这些父亲总是很自豪,而我却更加说不出话。
父亲!我的好父亲!今年给你买壶什么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