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李泳
近日,一位“火车迷”朋友特地从外地赶来,兴冲冲地邀我陪他一同前往位于南京下关滨江风光带上的“火车主题公园”参观游览。
许是当时适逢五一假期的缘故吧,之前并不十分热闹的公园此刻游人如织,展位上陈列的都是些旧时的蒸汽机火车头和绿皮火车车厢,看到这些,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岁月。
那是上世纪60年代初,母亲时常带上我去当时的南京下关火车站,乘火车去看望在外地一家医院工作的大姐。那时“绿皮车”昏暗的车厢里设施非常简陋,没有空调,夏热冬冷。火车坐久了,我渐渐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每次乘坐火车后衣服上、脸上和手上都沾满了黑灰。我纳罕地询问母亲原因,母亲想了想解释道:“可能我们的车厢离火车头比较近吧,火车头是烧煤的蒸汽机车,那黑灰许是烟囱冒出来的煤灰。火车向前开煤灰就都吹到车厢里来了。”
那时火车停站时间比较长,下车后我赶紧跑到火车头旁仔细观察,黑黑的火车头像一座卧倒的铁塔,正“呼哧呼哧”有节奏地从烟囱里喷出乳白色的烟雾,夹带着煤粒,纷纷扬扬,四处飘飞。红色的大轮子上面是高高的驾驶室,有三名身穿藏青色铁路制服的人正在劳作,他们穿着厚重的翻毛皮鞋,胸襟前那一排嵌有路徽的金黄色铜质纽扣,在烟雾中闪闪发光,感觉好威武、好气派!其中一位还咧开嘴朝我摆手笑笑。母亲告诉我那就是传说中的火车司机,从那时开始,火车司机就成了我心动和仰慕的职业。
渐渐地我长大了,考上了一所铁路院校。犹记那年进上海机务段乘务实习时,正赶上我国改革开放发轫之时,我突然惊奇地发现当年那种冒黑烟、吐白汽的蒸汽机车不知何时已经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功率大、速度快的ND2型内燃机车。我兴奋地爬上火车头四周打量一番,只见驾驶室内宽敞明亮,瞭望视野开阔,还有许多之前从未见过的非常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仪器,不由感慨变化真快。
在铁路干了大半辈子,其间因为工作需要不时变换工作岗位,却不曾离开过火车头和两条铁轨,亲历了铁路六次大提速、既有线改造建设,以及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开行。起初是“新曙光号动车组”,继而是“神州号”“金轮号”,紧接着是“先锋号”“中华之星号”……这些自带动力的动车组比之当年以煤火做动力的蒸汽机车,功率大了很多,流线型的车头设计,速度更快,操控更便捷,安全性能也更高,以往的煤灰、油污、噪声都一去不复返了。如今,从南京开往北京的“复兴号”高铁,最高时速已达380公里,这个速度,比德国、法国的高铁快了60公里,比日本新干线高铁快了80公里;从前老旧的下关火车站,如今也已被现代化火车站南京南站所取代。
抚今追昔,不由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从我们这一代铁路人身上,或许更能窥见岁月留下的痕迹。火车头之前尽管数度更换名称,然杏花春雨、霜菊秋月,在春秋轮回、寒暑交替之间,滚滚车轮一路呼啸前行,一路铿锵流韵。我时常庆幸自己此生与铁路结缘,幸福地见证了铁路从绿皮火车到复兴号高铁的变迁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