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副刊

合欢思亲树

□太仓 李仙云

步入郊野,风儿逶迤,河水澹澹,举目四望,在一片浓绿浅翠中,竟看到甬道边的合欢树上开满了一朵朵粉色的花,那花丝像开满枝间的彩虹,艳眼又惊心。落座于绿荫如盖的合欢树下,潺潺流水为乐,叽叽鸟鸣若歌,心情也变得愉悦而欢欣。

神思缥缈间,一对夫妻挽手经过,也被那“曳曳因风动”的满树红花吸引,男士看上去温文尔雅,他为妻子讲述关于这合欢树的凄美传说,我也不由得侧耳细听。正如《尚书》记载:“德自舜明。”舜是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尚书·尧典》云:“尧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尧不仅把帝位禅让给舜,还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她们与舜恩爱情深,曾多次帮舜脱离险境。舜在南巡途中死于苍梧,两位帝妃闻知噩耗,悲恸万分,伤心到泪尽滴血。传说她们去世后与舜帝的灵魄“合二为一”,就化成了这合欢树。那满树羽状的叶子被风儿拂过,你摇我碰发出的窸窣之声,宛若拍手又如细语,总让人在举头凝望间浮想联翩。

初闻此树是在二十多年前,那时我正处于人生漩涡,视我为宝的父亲骤然离世。一日,我怀着满腹酸楚悲凄,坐在轮椅上百无聊赖地翻看史铁生的名作《合欢树》,相同的疾病,一样的锥心之痛,我们都是“活到最狂妄的年纪,忽地残废了双腿”,也过早失去了至亲。我也曾如他般一遍遍叩问上苍:已让我痛失健康,为何还要早早夺去父亲的生命?在他的文中我找到了答案,因为父亲心里太苦了,他已无力再承受这一切。

记得那个晨曦微露的清晨,缕缕阳光透过枝叶缝隙倾洒下来,举头凝眸间,便看到那“缕缕朝随红日展”的花瓣,像满树的彩扇舞动,在熠熠阳光里,花丝如霞明艳绚丽,不知谁惊喜地喊:“好美的合欢花!”我心头一个激灵,寻寻觅觅,蓦然回首,合欢竟在眼前,那一刻,这“思亲树”让我泪眼婆娑。

那年盛夏,在残联组织下,我们拄着拐杖坐着轮椅去游览植物园,行至几株花开正艳的合欢旁,那“万枝香袅红丝拂”的俏丽花瓣,让我们一群备受病痛折磨的残友们如梦回童年。有人绕于枝间与花儿留影,有人捡起刚刚落下的花瓣轻放鼻翼醉嗅花香。敏儿仰脸凝望间对我倾诉她与合欢之缘。那年,她在一次车祸中痛失左臂,每日里惶惶然,迷惘落寞地静坐在合欢树下,那翠绿如羽毛般秀雅的叶子、绒绒丝线一样可爱的扇形花瓣,总能将她从痛苦中抽离出来,合欢俨然成了能为她疗愈的“树洞”。她讶异于这花叶竟是白天伸展、夜间闭合,那看似自然的日捭夜阖,却让她无厘头地想到人生就该能屈能伸,身陷命运的暗夜,即使前路都闭合不通了,但我屹立不倒,就终能让生命之树再绽新枝。

雨过初霁,万物都像被漂洗过一般亮洁醒目,空气中飘逸着草木之馨香,驻足于合欢树下,灼灼绒花在风中摇曳,我在凝眸静望中似乎又看到我那穿着警服的父亲推着轮椅上的我,想起那句“有爸在,我闺女的天就塌不下来”,一下子让我涕泪横流……